甲醛治理存在以下误区,需加以警惕:
仅依赖通风换气:通风虽能降低室内甲醛浓度,但甲醛释放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,仅靠通风无法彻底解决问题。通风应作为除醛的基础措施,但需结合其他方法,如使用活性炭、绿植等辅助吸附甲醛,或考虑专业除醛服务。
认为绿植能大量吸收甲醛:绿植虽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功能,但其吸收能力有限,不能大量吸收甲醛,特别是在室内甲醛浓度较高时,效果更是微乎其微。绿植可作为辅助手段,但不应作为主要除醛方法。
盲目使用甲醛清除剂:市面上有许多甲醛清除剂声称可以快速去除甲醛,但并非所有产品都有效。有些清除剂只是暂时掩盖了甲醛的气味,并没有真正去除甲醛。选择甲醛清除剂时,应查看产品的相关认证和检测报告,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忽视家具和装修材料的甲醛释放:家具和装修材料也是甲醛的重要来源,特别是新购买的家具和装修材料。在选择家具和装修材料时,应选择环保、低甲醛的产品。对于新购买的家具,可先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一段时间,让其释放部分甲醛后再搬入室内。
认为短时没气味就代表甲醛达标:室内短时没气味,不代表甲醛达标。甲醛等有害物质可能无色无味,人体不易感觉,但对人的伤害极大。不能依赖嗅觉来判断室内甲醛浓度,应使用专业的甲醛检测仪器进行测量,或聘请专业的室内环境治理公司进行检测和治理。
相信甲醛能一次性去除:甲醛的挥发周期长达数年,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去除。一些商家宣传自己的产品能“一次性”去除甲醛,这种承诺完全是在忽悠人。
遭遇“假检测、假清除”:一些不法商家会利用消费者对甲醛危害的恐惧心理,刻意渲染甲醛的危害,操控甲醛检测数值,引导消费者购买甲醛治理服务。此外,一些商家还可能使用劣质的药水或设备,导致治理效果不佳。选择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时,应选择有资质、信誉好的专业机构。
仅用活性炭:活性炭虽能吸附甲醛,但效果有限,且易饱和,需要定期更换。不能仅依赖活性炭来除醛。
用气味确认甲醛是否超标:很多污染物都是无色无味的,闻不到并不代表没有甲醛。应时刻保持警惕,使用专业方法检测甲醛浓度。
认为只有新房子才需要除甲醛:甲醛不仅存在于新房子中,还可能藏在新家具、地毯等物体中。因此,不仅新房子需要除甲醛,新家具等也可能释放甲醛,需要加以治理。